年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。今年中国医师节的主题是“百年华诞同筑梦,医者担当践初心”。近日,记医院,采访了超声影像科主任赵冬丽,近距离感受医务工作者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、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”的职业精神。
值此中国医师节之际,让我们一起向广大医务工作者致敬!
中等个头,短发,眼神平和,说话不急不缓。
医院党委委员、超声影像学医生赵冬丽的大体印象。
超声科医生,既不治病,也不开药,却在疾病预防和排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作为一名党员,在40年的从医经历中,赵冬丽始终兢兢业业、刻苦钻研,为成千上万名患者查验病情,为不计其数的胎儿保驾护航。
右手抓探头,左手打键盘,脚踏采集开关,双眼盯紧屏幕,这是赵冬丽的工作日常。
“那会儿科室人少,一个人顶几个人用。”长期保持一个姿势,让赵冬丽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病,因拖延太久只得做手术。尚在术后恢复期,听说同事忙得不可开交,想着排队等待的患者,赵冬丽坐立难安,主动要求返岗。
严重透支的身体不断拉响警报。一次,正在给病人做超声检查的赵冬丽,突然站立不稳、额头滚烫,同事赶忙把她送往急诊。原来,她感冒发烧有好几天了,但是工作忙一直没管。没多久,在上班途中,赵冬丽又不慎崴了脚,伤到了筋骨。“领导和同志们都关心我,劝我多休息,我也想好好地休息一下,但接到患者的预约电话时,又坐不住了。”赵冬丽说,患者选择她,是对她最大的信赖,她再一次放弃休息,打着石膏、坐着轮椅按时上班为病人做检查。
短短半年,三次住院、两次手术,错位的颈椎椎体压迫神经,疼得她夜不能寐,但看到患者得到及时、有效的治疗时,赵冬丽又深感欣慰。
作为一名医生,每天看到的是被疾病折磨的痛苦面容,听到的是呻吟声、啼哭声,感受到的是烦恼、焦躁。在这种高压环境下,医生的耐心显得格外重要。
“去年,我接诊了一位扩张性心肌病患者,病人和家属因巨大的精神压力对诊断产生了质疑,对超声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上的每一句话都要问个清楚、明白,既要问清是什么,还要了解为什么。甚至还把医生、护士说的每一句话都用本子记下来,搞得气氛十分紧张。”面对这类情况,赵冬丽没有回避,再忙再累,她都耐下性子详细解答,直到病人消除疑虑,满意而归。
“医生的真诚和耐心,是病人战胜疾病的重要精神力量。”赵冬丽说,医生每天要面对大量的病人,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,但是病人的恐惧和担忧,他们感同身受。
说起认真,赵冬丽自嘲她是有名的“认死理”“死脑筋”,遇到哪怕一点疑惑,也从不放过,必须搞清楚、弄明白。
有次,医院接收到一位腹腔巨大脂肪瘤患者,这种病例十分罕见。病人来找赵冬丽时,医院。经综合分析,赵冬丽诊断病人腹腔有巨大小叶状肿块,存在脂肪瘤的可能。后经省上专家会诊,证实了她的检查结果,并对诊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
在超声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,最忌讳“看图识病”。这就要求超声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、丰富的临床知识和诊断经验。这些年来,赵冬丽没有停止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。在临床实践中,她大胆探索、谨慎思考,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疑难病例的诊断。担任科室主任后,赵冬丽从制度建设抓起,使科室管理步入规范化、科学化正轨。“喊破嗓子,不如做出样子。”对各种工作,她率先垂范、身体力行,影响和带动着其他同事。连续12年,医院评为先进科室主任、优秀管理干部;年,被省卫生厅、省科文卫工会授予医德标兵称号;年,被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;年,被市委、市政府授予商洛市首批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荣誉称号;年,被市委、市政府授予商洛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。
(商洛日报肖云)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